红包的变迁

    春节到了,发红包成了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发红包,以前叫压岁钱。压岁,其实是压祟,古人以红绳系铜钱,给孩子带在身上、放在枕边,用来镇压邪气,以保孩子在新的一年里不受邪祟侵扰,平安健康。渐渐地,成为过年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小时候,父母发压岁钱是没有红纸来包的。那还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家里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父母基本上还处在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的情况之下,尽管如此,每到过年的时候,父母都会给我们兄妹发一份压岁钱,数额说起来会让现在的年轻人吓一跳:5分钱。当然这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不过那时候农村商品经济极端不发达,没什么商店,拿了这笔巨款基本也没机会花出去,所以一般过了没两个月,父母就会想方设法又给要回去。

    不说了,让我先哭一会。冷知识的图片

    随着时间的流淌,压岁钱的厚度和精美程度都大大增加了:等到轮到我给我儿子发压岁钱的时候,数目已经发展到几十上百元了。到了最近几年,每到农历年底,做长辈的会早早到超市里,买来印刷精美、上面印着各种祝福文字的红信封,郑重其事地在上面写下祝福的话语,放进数目不等的人民币,有的数百,有的上千,然后在除夕或者新年初一的时候,给所有参加家宴的孩子们每人发上一个红包,孩子们快快乐乐,长辈们喜气洋洋。

    所以发红包一方面蕴含了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同时也实实在在地给了孩子一份不菲的零花钱。不过,再没有放在枕边驱邪压祟的功能了。

    到了最近两年,发红包又有了新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极快发展,微信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居然具备了发红包的功能,于是很多人利用微信来发红包,而且,再也不限于长辈给晚辈发红包了,事实上是,人人互相都可以发。更重要的是,钱的功能渐渐地淡化了,以数字来表情达意的成份越来越多。

    祝福你新年发财的,我给你发8.88元的红包;祝福你工作顺利的,我给你发个6.66;恋人之间,自然少不了发个520;夫妻之间,就发个999,如此这般,你来我往,情意浓浓,祝福满满,钱没有花多少,感情却加深了许多。

    嗯,说到这里,要给微信点个赞!

    当然,更要点赞的是我们的祖国,是祖国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从压岁钱的时代走到了微信红包的时代,每一年,每一天,一步步的跨越式发展、一件件关心民生的实事,都为我们每一个人送来实实在在的大红包,更加充满希望的是,我们的祖国还在继续阔步向前,宏伟的目标就在前方,祖国为我们预备了更多、更大、更加绚丽灿烂的红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老斯基加油站 » 红包的变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