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

冷知识的图片 第1张

我的故乡位于冀中平原中部一个小村庄,在永清县东南部,远离县城,很不起眼。这里民风淳朴,安静祥和,宛若世外桃源。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有好多的人和事都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很贫困,按老人们的话说叫作:饿不死,撑不着。民宅多是里面垒大坯,外面砌砖的房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院墙多是土墙头,安着简陋的柴门。怕自家的鸡鸭跑出去祸祸人柴门才会虚掩上,一推就开,这就给喜好串门的婶子大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时,村里没有电视,话匣子(收音机)还是稀罕物件,串门聊天是乡邻们农闲时打发时间,解闷儿的主要途经。

聊天的方式多种多样:上了岁数不能下地干活的,聚在街边路口聊;下雨天不能到田间劳作时,串门凑在家里聊。老娘们聊天主要是家长里短,也有拉老婆舌头的;年轻人聊天,天南海北、五花八门,有时遭耗儿(办坏事)的阴谋也是无聊时商量出来的;老爷们在一起聊的多是年景、家庭建设和村里的一些大事。我喜欢听他们聊天,听着他们聊一些我似懂非懂的事情,增长了我的见识,充实了我的生活。
转瞬间进入了八十年代,我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调进了乡中学,有幸在学校争取到了一间宿舍,与诸多单身的、成家的同事们比邻而居。

宿舍是一排平房,在学校西北角,都是单间,没有院墙,同事们共享一个大院落。单身教职工2人合住一间,成家的单独住一间,我家住尽西头,尽东头是教职工的伙房和后勤办公室,颇具“大杂院”特色。由于在此居住的都是来自同一单位的教职工,或者是同事的家人,人多不假,但称不上杂,所以这里没有以往“大杂院”容易出现的矛盾和不快,拥有的只是道不尽的温馨与快乐。
冷知识的图片 第2张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种代代相传的观念在“大杂院”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上班时间所有人都很少锁门,凸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上课讲累了,推开走顺脚的一家门,自己倒热水喝,抽棵烟坐一会儿,不必管主人在不在家;饿了,自己找吃的,主人回来,不必不好意思。我家第一个买了电视,中午和晚上,老的少的挤一屋子人看电视剧,我家做饭要多做点儿菜,否则,一人尝一口,我们就没的吃了。宿舍前边有很大一块空地,几家住校的老师就开辟了小菜园,黄瓜、西红柿等能吃了,想吃什么就自己去采摘,收的多了还会给邻居们送去分享。

那时,做饭都用烧蜂窝煤的炉子,冬天放在屋里做饭兼取暖,其他时间置于门前的小厨房内,只是烧水做饭用。用过的人都知道,蜂窝煤炉子弄不好就灭了,再点炉子很费事,这时,看到谁家的炉子没用着,就把最上面烧得正旺的煤块夹走,再给添一块煤就行了,灭了的炉火很快就燃烧起来。
下午放学后时间会宽裕些,年轻人会凑在一起打蓝球,或者打乒乓球,岁数大点儿的经常在菜园里打理蔬菜。

晚饭,各家做点好吃的,邻里间会互通有无,好吃的大家分享。学校伙房不开晚饭,年轻老师不愿意回家,打个招呼就去搭伙,这时,往往还会喝点儿小酒。
天热了,大家聚在院子里,女人们拿着蒲扇轰赶着蚊子,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男人们谈天文地理、国内国外、奇闻趣事滔滔不绝。有人不善谈,就只是倾听,偶尔插上一两句,或者干脆一言不发,仰望天空数着星星和星星对话。大家都明白,聚在这里不是单纯为了聊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乘凉。就这样,伴着空气里渐渐增多的凉意,直到很晚才陆续回屋休息。
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兵。后来我离开了这个学校,再后来学校盖起了教学楼和宿舍楼。曾经的“大杂院”不存在了。如今,虽说生活条件变好了,但心里面总觉得少了些东西。少了什么呢?
我怀念那“大杂院”的邻里生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老斯基加油站 » 邻里之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