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些事

八八年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年我十二岁。我们从三星村小学读完四年级之后,便分到仰山完小(庙基村)读五年级和六年级,那个时候李家铺共有三个完小,灯塔、双坪、仰山。那个时候在仰山读小学的时候跑通学,意思是早上上学和晚上放学都要靠步行回家。家庭条件最好的同学屋里才有自行车,凤凰和永久牌的。都感到很稀奇,家里面有电视的都很少,基本上都是黑白电视,拉天线的那种。要结婚了的人家才有可能出嫁一台电视机,农村里也刚刚通电,基本上都是断断续续的供电,晚上把电视机放到鹅场上等电来看电视是那个时候全村人的标配娱乐方式。

冷知识的图片

从三星村到仰山村每天都要步行到学校,不管天晴落雨,风霜雪凛。三星村基本上是到校最远的。我们要经过土桥村,然后才到庙基村,那个时候没有路,也没有耐克,更没有钟表。背的书包是军式书包。基本上都是走的泥泞小路,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津市毛里湖一带基本上都是山岗丘陵,田野上的路刚好三脚板宽,弯弯曲曲像一条猪肠子盘旋在山岗和农田之间。不过那个时候的农民伯伯很勤快,田野山岗上没么得荒草,光而亮当的,最舒服的鞋子是妈妈纳的手工布鞋,再就是解放鞋、套鞋(雨靴)。不晓得路有多远,走了好长时间,由现在的三利公路、利仰公路可计算得出,估计12里路是有的,2年4期,基本上从不缺课,除非生重病或者有什么重要事情除外。照现在的人的生活方式,我们那个时候是运动强身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当初一起步行读书的那些男同学,大部分的人个个肚子都是像款的一个筲箕~曲丈把远,个数个都像个大款。

到学校里报名之后,就分到五甲班,还有五乙班两个班,五甲班基本上樟树村的同学多些。所以,在仰山学校读书就有了樟树、庙基、土桥再加上我们村的同学。有些虽然没有同过班,但同过年级。就餐的问题是由父母挑的粮食到饭堂里换饭票。每个学生都要交粮食到学校,菜票是用钱买的,那个时候有五分、一角的菜票,上了一角的菜票就可以闻到荤腥了,想买糖果吃拿一分钱可到经销店买到一个糖果。学校里的水是由食堂里的猫头从堰塘里挑到水缸里的。

时隔三十几年,也许同学们对老师早已没有印象,但大家对猫头印象深刻, “猫头”就是饭堂打饭的师傅,也很年轻,那两年的饭都是他打给我们的,人也还可以,只不过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了这么个凶悍的绰号。中午不睡午觉的被猫头发现了就会被“抓”到学校边上的那户人家推石磨磨米豆腐,帮他做小事,摘菜等。

仰山学校坐南朝北,建在一个高高的山岗之上,从土桥翻庙基岗过来,就会经过庙基大队部,大队部边上是很大一块桔园,桔园就连着我们学校,当地黄姓人居多。冬天里呼啦呼啦的北风像一把刀把学校的窗户都撕裂了,只好钉着塑料继续读书,八几年的冬天特别寒冷,那种感觉到手会被冻掉的记忆痛彻心扉。

学校里的课桌是由长条木桌做的,坐的是木板凳,木桌的肚子是空的,没有门,也没有锁,里面可以放书包,书本,墨水,钢笔等。读六年级的时候就是自己带的木课桌了,肚子翻盖的,坐的凳子也是翻盖的,凳子和课桌连在一起的,很沉重,有些没有翻盖。

老师总爱把学生男女同学坐在一起,也许是镇压同学们做小动作的心理,当老师念到某某女同学和某某男同学坐到一起,总会引起一阵轰堂大笑。男同学我记得有潘胜、欧克骄、刘辉、戴志水、胡雪元、蔡明福等。

学生们玩的游戏,男同学最主要的是打抛(一种由纸制成的纸板),基本上每期书读完书本和作业本就没有了。还有跳房子、玩棍棍(由榆树枝修一手指长,刮去部分皮,),有炸弹……还有(?)。最爱看的课外书籍是伢伢书(连环画),基本上就是打仗的,再就是一些古典名著。女同学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跳绳。

还有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看了一部名字叫做《少年犯》的电影,当主题曲“妈妈,妈妈……”响起,那种对人的教育和震撼是几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在仰山学校读了一年,父母看我跑通学太辛苦,六年级就把我安排到我表伯刘云宽的学校里读书,双坪完小。可以寄宿,我和宽伯老师一起睡,那个时候我还是有些许骄傲和神气的。三星到双坪读书的有三个同学,洪世平、陈云、我。陈云同学家里富裕一点,在三星大队部开的经销店,他骑的单车回家。周六下午放学了回家,周日下午到学校。在双坪小学读书的时候就是和利兴的同学跑通学。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和猫儿、嘎鱼、曾令红、曾令平等同学放学回家,利兴村曾姓同学比较多,双坪张姓同学最多。每次要经过大潭溪、小潭溪、双坪林场。上学路程大概16里左右,大潭溪、小潭溪、靠近澧水一侧,一望无垠的洲上长满了水草、芦苇,我最喜欢研究的是被河水冲刷、被夕阳映照的裸露的黄土层,几乎垂直的黄土坡,方言叫kang,那个时候我的脑袋里就萌生了旅游的萌芽。不过,由于小学没有地理课,我甚至不知道澧水河的上游有石门县、张家界。

六年级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和五年级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住宿,感到比较新鲜。有时候放学回家,手上还剩的有钱,就走李家铺街上,买点垂涎已久的油炸红薯粑粑、麻儿粑粑。然后经过李家铺粮店、陡坡峪、利兴大队部、谢家堰、三星,这一路绕行差不多28里左右。李家铺街上还有电影院、供销社、食品组、生资部、农机站、水利站、电管站、畜牧站、国土站、卫生院、邮电所、电信所、李家铺中学等单位。

在双坪读了一年六年级,感觉成绩一般,不过一直引以为豪的语文还可以,因为语文在读二年级还是三年级的时候得到了陈老师的一句鼓励,以后一直都爱学习语文。在双坪读书期间,认识了很多双坪、利兴的同学。这一届从政的、在单位上上班、事业成功的同学特别多,这当然也有他们自身有利的条件,距离学校近,家里父母是老师,容易成才,距离街上近,经济活泛些,读书就肯用功。我们三星之所以人才出的少,第一是读书路途远艰苦,再就是距离街上远,父母经济收入困难,没心思读书。用一句丑话形容,读个批的书,读翻书,几个字都掉到路上了。

在双坪读小学的时候最难忘的事就是去南湖汊搞劳动,捡棉花,栽稻谷,体验劳动的辛苦。

南湖汊在嘉山脚下,澧水河边上,从嘉山开始,修建有高高的防洪大堤,一直和双坪连接。

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最难忘的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下篇文章准备写初中60几班的事,希望同学们多多留言回忆初中最难忘的事,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老斯基加油站 » 读小学,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些事

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