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并非主角的“我”

恰恰相反的,现在的“我”有对当时的“我”看不起孔乙己的忏悔,更在文章中融入进了“我”对于黑暗旧社会的批判,对孔乙已那样空有气力,空有知识的人的同情与愤怒,使寥寥数页的小说,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剖面,让我们从每一个字与字之间的缝隙里,窥见鲁迅先生的影子。

 

这周六终于看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还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小说是有“我”的,但是这个“我”压根儿就是个看客,在书中完全就是一个旁白的作用,而且这个“我”是作者也不像是作者,因为一切作者的思考与探讨其实都是借其他人物来表达的,当时真是没想别白为何一定要用“我”去叙述整个故事。

冷知识的图片

今天看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确乎是让我对那些并非主角的“我”有了些更为明晰的了解,同时再次感叹:论细节还得是大作家啊!

 

表面上看《孔乙己》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我”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实则不然:你看《卡拉马佐夫兄弟》看到最后才会发现:整部小说都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而非“正在进行的事情”。文中的“我”有过去的“我”到后边更有现在的“我”。这样的情况在《孔乙己》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文章开头不久在讲咸亨酒店一碗酒的价钱的时候说“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写下《孔乙己》的“我”自然是二十年后的“我”,而那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是二十多年前的“我”。双重叙事,其实奥妙良多。

 

那个作为小伙计的“我”眼中,在那个不谙世事,不解风情的小孩子眼中,孔乙己难忘是因为他打扮、语言看起来、听起来都相当之奇怪,而这奇怪还总要引人发笑。孩子的目光如诗人的目光,都是纯真而鲜有用有色眼镜看人的。比起那些个短衣主顾们,那个一脸凶相的掌柜,小伙计的视角是更客观、详实、生动的。孩子式的同情也让读者在看孔乙己好笑的同时,也不由将自己代入,同情起孔乙己来。倘若用看客、掌柜的视角来写的话,孔乙己只是个单纯的跳梁小丑罢了。

 

随后另一个“我”的加入,让故事愈发厚重起来。二十多年后的“我”早已不是那个小伙计,对那个大约的确死了的孔乙己,“我”的心中并不是如当年看客般觉着好笑。恰恰相反的,现在的“我”有对当时的“我”看不起孔乙己的忏悔,更在文章中融入进了“我”对于黑暗旧社会的批判,对孔乙已那样空有气力,空有知识的人的同情与愤怒,使寥寥数页的小说,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剖面,让我们从每一个字与字之间的缝隙里,窥见鲁迅先生的影子。

 

我想,大约这样有“我”的灵魂的小说,的确可以称之为杰作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老斯基加油站 » 那些并非主角的“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