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蝗虫

前几日乘车到县城,沿途只见资江北岸的九峰、龙牙坪等地,原本翡翠的竹林,被蝗虫吃光了叶子,变得一片金黄,像火烧过一样。虽有飞机洒药,终因时间晚了,却也无济于事。惊叹惋惜之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解放初期捉蝗虫的情景。

 

冷知识的图片

那是1951年春,父亲在千工坝的汤家村小学教书。我随父亲在这里读初小一年级。据当地群众通报,在浮邱山西麓的汤家村等处的竹林里发现了蝗虫。
那时,土改刚过,翻身农民分到了田土、山地和房屋,喜气洋洋,从灵魂深处,万分感谢共产党毛主席。饮水思源,”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已成为当年最响亮的发自肺腑的口号。乡党委一声号令,保卫胜利果实,坚决剿灭蝗虫,便在浮邱山下摆开了战场。
一时间,在”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的号召下,汤家村及邻近的各村都迅速行动起来,学校师生也都放了假,村里除老弱病残人以外,全都上了山。浮邱山下的竹林里人山人海,呐喊声声,笑语连天,一片沸腾,呈现出从来没有过的热闹场面。
人们把所有的能消灭蝗虫的办法都用上了。
有的是以家为战。户主率领全家男女老少,利用家中的垫被、床单,由4个人一个扯一只角,铺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用力摇晃南竹,让蝗虫掉在里面,一网打尽,装进竹篓子里。
更多的人是手提一竹筒,在竹林里搜寻,干脆用手捉蝗虫,装进竹筒里。
也有的人用锄头在松软的土壤里挖蝗虫卵块,也装进竹筒里。
我们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以班为单位,沿着竹林,一块又一块,拉网式地去扫荡。
连七老八十的老倌子、翁妈子也上山了,他们说:”别看我们老了,还走得动,爬得山,这蝗虫能捉一只就少一只!”
这捉蝗虫也是有任务的。男人们每天不少于10斤,女人们不少于5斤,超过者给予表扬奖励。至于老年人和我们小学生能捉多少就多少,没有具体任务。大家为超过任务而努力,谁也不想落后。
日头当顶了,正是中午时刻,该吃中饭了。近边的回家了,远道的是带了饭菜的,到近处的农家炒热一下再吃。也有风趣的人,打开用布包着的里面放有腌菜的饭粑粑,来到山涧边,坐在石头上,和着山泉水,吃得津津有味。
只有当乡干部的和村干部的就忙不过来。因为他们也要带头捉蝗虫,除此,中午和傍晚收工时,都要过一次秤,记上姓名和捉蝗虫的斤两。然后,由各自倒进一个早已挖好的大土坑里,用土深埋,永不见天日。
吃过中饭,人们又从四面八方涌来,重复着上午的工作。竹林里又出现了捉蝗虫的高潮,一直延续至太阳西下,人们才又过完秤,露出胜利的笑容,三五成群地往回赶。
就这样,全党全民一齐动手,用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采用捉蝗虫挖虫卵等土办法,经过10多天的紧张战斗,终于扑灭了蝗虫,挽救了竹林。
据一个村干部不完全的统计,这次上山捉蝗虫规模达万余人次,捉的蝗虫,加上挖的虫卵,也超万斤,这是我地有史以来,采用人民战争办法的一个伟大胜利!
时间虽已过去70多年了,但这一惊人的壮举仍深深地铭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那种不靠天,不靠地,凭着一腔热血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前进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换来了无比幸福美好的生活!
幸福来之不易,牢记历史,才有更光辉灿烂的明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老斯基加油站 » 捉蝗虫

赞 (0)